法人股东提起诉讼的情况有哪些?
温州瓯海律师
2025-04-23
法人股东作为公司的投资主体,在公司运营过程中可能因多种原因提起诉讼。首先,当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,损害其合法权益时,法人股东可依据《公司法》第22条、第23条及相关规定提起诉讼,要求确认决议无效或修正。此外,在公司解散后,如对清算结果不满,可依据《公司法》第83条、第84条提起清算纠纷诉讼。在股东知情权受到侵害时,可根据《公司法》第33条,要求公司提供相关信息或赔偿损失。法人股东作为债权人,在公司不能履行债务时,依据《民事诉讼法》第234条等规定,可直接对公司提起执行程序。此外,如法人股东的合法权益因侵权行为受损,例如名誉权或财产损失,也可根据《侵权责任法》第7条、第17条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法律依据: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: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的决议违反法律、行政法规的规定,或者违反公司章程的规定,损害股份有限公司利益的,股东可以依法提起诉讼。第二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三条:股东在公司登记机关备案的范围内,可以向公司其他股东、董事、监事、经理提起诉讼。第三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八十三条:公司解散后,债权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所损失的起因之日起一年内,在诉讼时效期间内,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第四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四条:当事人对生效判决Stateless的债务无法履行,或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因不可抗力等原因遭受重大损失,可以依照本法规定,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。第五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七条: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利造成损害的,应当承担侵权责任。
上一篇:如何扫有皱纹的二维码?
下一篇:暂无 了